近日,我国牵头修订的 ISO 16650:2025《胎圈钢丝》(Bead wire)国际标准正式批准发布!作为该标准的项目负责人单位,公司以技术硬实力扛起国际标准研制大旗,标志着我国在胎圈钢丝领域的技术成果与行业经验成功转化为国际共识,更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橡胶骨架材料行业的领先话语权。
此次 ISO 16650:2025《胎圈钢丝》国际标准的修订,2023 年 6 月正式立项。项目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专家担任工作组召集人,公司全程主导核心技术研讨与起草工作,联合国内外行业专家历经多轮技术磋商,最终就胎圈钢丝的抗拉强度级别、镀层类型、扭转性能、粘合力试验等关键技术指标达成高度共识。这一过程中,公司依托深耕胎圈钢丝领域 20 余年的技术沉淀,将自主研发积累的千万组生产检测数据、多项专利技术成果融入标准修订,为标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胎圈钢丝领域的 “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的技术实力早已得到行业公认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胎圈钢丝生产企业之一,占据国内 35% 以上、全球近 20% 的市场份额;钢帘线产能全球第三、国内第二;胶管钢丝亦跻身全球主要生产商行列,公司产品长期供应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世界轮胎前十强企业,以及中策、玲珑、赛轮等国内头部轮胎厂商,服务全球数百家大中型客户。此次牵头国际标准修订,正是公司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的集中体现。
本次 ISO 标准修订针对全球轮胎行业 “轻量化、低滚阻、高寿命” 的发展需求作出的精准升级:以我国现行胎圈钢丝国家标准为基础,新增更高级别抗拉强度指标,满足高端轮胎对骨架材料的性能要求;删除纯铜镀层类型,顺应绿色制造与成本优化趋势;优化屈强比、扭转性能要求及粘合力试验方法,进一步规范产品质量评价体系。这些修订内容不仅为全球胎圈钢丝的生产、贸易提供了统一技术准则,更将中国在该领域的先进技术方案推向世界,为我国高端钢丝产品 “走出去” 扫清技术壁垒。
能够扛起国际标准制定的重任,源于公司对创新的极致追求。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橡胶骨架材料标准研发基地等 9 处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累计持有专利授权 259 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 109 项、国际发明专利 9 项,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各类标准 21 项。从 “万吨 / 年子午线轮胎专用超高强度胎圈钢丝产业化技术” 斩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到 “高性能轮胎用高锡胎圈钢丝项目” 入选国家火炬计划,以及最新版胎圈钢丝国家标准的主持修订,再到此次国际标准修订,大业股份(603278)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行业进步,践行 “科技引领企业发展,创新铸就民族品牌” 的发展理念。
此次 ISO 16650:2025《胎圈钢丝》国际标准的发布,既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橡胶骨架材料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重要一步。面向 “十五五” 及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力争到 2030 年公司总生产能力突破 160 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20 亿元,为全球轮胎行业的绿色升级与技术进步贡献更多 “中国方案”!
专业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