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美贸易摩擦这么激烈的背景下,特朗普会选择再延90天“免战”?这张牌打出去,是不是因为他算准了形势,得让中国先发邀请函才行?
先说说贸易战的起源,你觉得特朗普上台后,为什么一上来就盯着中国关税不放?回想2018年,那时候他刚当总统没多久,就从钢铝关税起步,逐步扩展到数百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数据摆在那,美国贸易逆差年年高企,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占了大头。他不是头铁吗,直接加税25%,中国也针锋相对,加税反击。结果呢?双方企业都吃亏,美国农民卖不出大豆,中国厂家订单少了好多。你说,这么闹下去,谁先扛不住?是不是得找个台阶下?
再想想2018年12月的事,那次G20峰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中美见面了。两人一聊,就同意90天休战,不再加新关税。为什么是90天?不是随便定的,这段时间够双方谈判,谈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农业采购这些核心问题。要是谈崩了,关税就从10%跳到25%。你觉得特朗普为啥同意这个?是不是因为国内压力大,股市跌、选民抱怨,他得稳住局面?中国那边也一样,经济增速放缓,得喘口气。
休战期过了呢?2019年2月底,又延期了。特朗普公开说,中国承诺买更多美国产品,比如能源、农产品。谈判继续,刘鹤副总理去华盛顿好几趟。5月,差点崩盘,美国说中国反悔承诺,又加关税。中国也回击。你们觉得,这时候特朗普心里在盘算啥?是不是意识到,光硬扛不行,得继续谈?6月大阪G20,又见面,又休战。特朗普甚至说,允许美国公司卖东西给华为,虽然后来落实难。
到10月,初步“第一阶段”协议出来了。中国答应买500亿美国农品,美国暂停新关税。2020年1月15日,正式签字,在白宫。特朗普签字时,肯定觉得这是胜仗。中国那边,刘鹤代表签的。协议里,中国开放金融服务、保护知识产权,美国减部分关税。你想想,这协议真管用吗?后来疫情一来,很多承诺没兑现,贸易摩擦还继续。
现在跳到2024年大选,特朗普又赢了。2025年1月就职,他一上来就重提关税。2月1日,下令对加拿大、墨西哥加25%关税,对中国加10%。为什么针对中国?他说中国没止住芬太尼流入,还继续买俄罗斯石油。3月,又说全球10%关税,针对中国更高。4月,国家紧急状态宣言,关税从4月5日生效。5月12日,和中国谈成协议,美国关税降到30%,中国降到10%,但约定90天后评估。要是评估不过,又加回去。
你觉得这90天评估,是不是跟2018年那次休战像?特朗普为什么又用这招?是不是因为企业喊疼?美国公司供应链乱套,成本涨,消费者买东西贵。中国企业也一样,出口难。5月23日,特朗普说对中国关税加到125%,但又暂停90天。7月,谈判在瑞士,双方代表谈两天,没全谈拢,又延90天,到11月12日。
关键来了,协议刚出3小时,特朗普就说,得中美领导人见面谈。为什么他说必须中国先邀请?他不介意去中国,但得有邀请函。你想想,这是不是外交把戏?谁先邀,谁就显得更急。特朗普2017年去过中国,那次在北京故宫转悠,谈经贸合作。现在2025年,他重掌白宫,又想当面谈。以前电话里互邀过,现在他公开要邀请函,是不是想占主动?如果谈崩,能说中国没诚意。
外部因素呢?俄罗斯乌克兰事,特朗普给最后通牒,10天内不结束,就制裁买俄油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这加剧紧张。中国是最大买家,继续买就挨制裁。稀土、芬太尼,这些特朗普总提。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美国高科技依赖。芬太尼,美国死人多,怪中国没管好。你觉得,这些会不会让特朗普更急着要邀请函?90天里,双方企业忙调整,美国厂家移供应链到越南、印度,中国加强内需,拉动国内消费。
你对这事怎么看?特朗普这策略,是聪明还是冒险?如果换你,是先发邀请,还是等对方?多想想这些问题,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他说那邀请函必须接。继续深挖,你觉得贸易战真能赢家通吃吗?还是得合作?分享你的想法,咱们接着聊。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专业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