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5贝壳财经年会上,新京报AI研究院和数据公司Xsignal联合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全媒介之星”中国TOP 20 AI应用榜单。
本榜单根据不同领域AI应用的全媒介声量(核心指标为AI应用用户发文总量,实时覆盖新闻、社交媒体、短视频、垂直社区、金融财经等800+内容平台数据),梳理出了2025年1月-6月排名前20的国内AI应用,并对照应用的MAU(月活跃用户)进行了数据分析。
AI聊天机器人应用豆包、DeepSeek,以及AI搜索引擎应用夸克排名前三。从类型上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AI应用市场呈现 “一超引领、多元跟进” 的鲜明特征。AI聊天机器人类应用以35%的份额(7款产品上榜)稳居核心赛道,成为用户认知最成熟、渗透最广泛的AI应用形态,其背后是信息获取、任务处理、情感陪伴等泛化需求的持续释放,验证了对话交互作为AI入口的核心价值。
在头部效应之外,差异化竞争的脉络已然清晰。AI虚拟角色(4款)、AI 搜索引擎(2款)、AI 图像生成 / 编辑(2款)构成第二梯队,分别瞄准社交互动、信息重构、创意生产等细分场景;而 AI 教育学习、视频创作、音乐生成等“长尾领域”各有1款产品上榜,虽体量有限,却折射出市场需求正从“万能助手”向“精准服务”迁移的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图像生成、效率工具等垂直应用的上榜,标志着用户对AI的期待已从“新奇体验”转向“实际价值”,场景化、专业化正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豆包、DeepSeek、夸克三大“超级头部”构筑高壁垒
从具体APP来看,市场集中度的攀升成为上半年最显著的特征。豆包、DeepSeek、夸克组成的 “超级三巨头”,以超2000万的声量(其中豆包接近3000万)和破亿的活跃用户数(豆包2.05亿、DeepSeek2.2亿),牢牢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与用户心智。数据显示,三者合计占据市场超 60% 的活跃用户,形成难以撼动的规模壁垒。
这种垄断态势在数据对比中尤为突出:排名第4-5位的纳米 AI 搜索、即梦 AI,声量仅为 700万-800万,用户数约1400万,与头部的差距已扩大至 “量级鸿沟”,马太效应下 “强者愈强” 的格局进一步固化。
另外,流量时代的 “声量为王” 正在被 “效率制胜” 取代。从声量到用户的转化效率,成为衡量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豆包以3000万声量撬动2.05亿用户,夸克用 2000万声量积累9255万用户,印证了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的产品,能以更高效的路径实现用户沉淀。
反观两类典型案例更具启示:Lovekey 键盘虽获得431万声量,用户数却仅54万,暴露了小众虚拟角色定位的市场局限与用户留存短板;而效率工具Manus以23万低声量收获870万用户,则凸显了其通过 AI Agent 聚焦垂直刚需场景的强大生命力。这类产品凭借创新的使用价值形成口碑传播,对大规模营销的依赖度显著降低。
赛道分化:通用领域拼壁垒,垂直场景抢先机
分类型来看,在通用聊天机器人赛道,“三巨头” 的垄断格局已难撼动。豆包、DeepSeek、夸克不仅占据声量前三,用户数均突破或接近亿级,将通义、腾讯元宝等腰部产品远远甩在身后。这说明,同质化功能堆砌已无法打开缺口,DeepSeek率先推出的 R1 推理模型打出差异化优势,成为其横空出世、征服市场的核心差异性竞争力。对于新入局者而言,避开 “全能型” 定位,深耕某类用户的独特需求,成为破局的必选项。
而在垂直领域,有三大“潜力赛道”各显神通:图像生成领域正迎来爆发期。以即梦 AI为例,其781万声量对应1402万用户的表现,印证了“图像创作大众化”的趋势——从设计素材到社交内容,用户对AI生成图像的需求已从专业圈层走向大众市场,产品体验的优劣直接决定增长速度。
效率工具赛道展现出“刚需+高黏性”的鲜明特质。以Manus等产品为例,尽管营销声量有限,但其通过构建AI智能体平台,在工作与生活场景中实现精准赋能与创新突破,从而推动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AI虚拟角色仍处于探索期。尽管210万-487万的声量显示市场关注度不小,但54万-373万的用户规模表明,其尚未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与爆点应用。专家建议,该领域需在IP运营、情感交互等方向深化探索,从“新鲜感消费”转向“持续性价值”。
未来走向:从“流量争夺”到“价值深耕”
根据榜单数据,当前市场正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AI应用的竞争已从“跑马圈地” 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对于头部玩家而言,单纯的用户规模扩张难以为继,转向多模态融合(语音、图像、文本协同)、构建个性化智能体(具备记忆与学习能力)、深耕场景解决方案将成为构筑壁垒的核心方向。
垂直领域的机会则藏在“小而美”的精准定位中。无论是图像生成的体验迭代,还是效率工具的场景深挖,聚焦某类真实需求、打磨极致单点功能,比盲目追求“大而全”更易建立用户忠诚度。
全行业更需正视“声量-用户-留存”的转化漏斗。Lovekey键盘等产品的教训表明,若不能明确核心用户画像、解决实际使用痛点,再高的声量也只会沦为“昙花一现”。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将成为衡量企业健康度的核心指标。
站在2025年的中场节点,中国AI应用市场的分化已不可逆:通用领域的头部格局难被颠覆,垂直赛道的机会窗口正在打开。无论是巨头还是新锐,唯有跳出流量依赖,深耕技术与用户需求的耦合点,才能在这场“价值深耕战”中占据主动。随着AI技术与千行百业的融合不断加深,那些真正创造独特价值的产品,终将穿越周期,成为市场的最终赢家。
本次发布为新京报AI研究院联合Xsignal发布的首期“全媒介之星”AI应用榜单,此后榜单会按月进行发布。
专业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